查看原文
其他

@彭水所有人,2017年县委一号文件关心的是啥?

2017-01-11 微播彭水



脱贫攻坚决战年



2017年是我县脱贫攻坚决战之年,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市委、市政府以及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,经县委、县政府研究决定,继续坚持“以贫困群众为中心、 贫困村为重点、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、 党的建设为保障”和“点上攻坚、面上巩固”的工作思路,举全县之力、集各方资源,以背水一战、决战决胜的气势,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,如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目标。





体目标

⊙ 2017年整合各类资金20亿元以上,用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。

⊙实现1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、12956名贫困人口达到 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目标,巩固拓展100个脱贫村、86602名脱贫人口脱贫成果,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。

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,推进非贫困村、已脱贫村、拟脱贫村协调联动发展,确保全县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%以下,进一步完善政策延续、成果巩固、兜底保障等方面的长效机制,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。


精准实施产业扶贫


01打造“四圈一线”产业示范带


 靛水—润溪—龙塘—黄家—绍庆(阿依河)环线

        主要发展中蜂、特色经果、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

善感(周家寨)—鞍子—梅子—诸佛—桑柘—新田环线

主要发展特色经果、食用菌、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

汉葭(下塘)—龙射—平安—鹿鸣—高谷环线

主要发展蔬菜、草食牲畜、特色经果、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

 保家—长生—岩东—万足环线

主要发展食用菌、特色经果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

保家—郁山沿线

主要发展红薯产业

围绕“四圈一线”产业示范带,打造特色产业示范点20个以上。


02构建“一乡一特”产业格局

大力发展红薯、烤烟、中蜂、食用菌、乡村旅游等产业,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和草食牲畜,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推动农业转型升级,着力构建“一乡一特”产业格局。用好用活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、建卡贫困户1—5万金融扶贫资金,着力培育 “一村一品”产业体系,确保贫困户有1—2个稳定增收项目。

烤烟

食用菌

03完善贫困户产业增收机制


大力推行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等利益联结模式,通过保底收购、股份分红、利润返还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,培育“互联网+”新型业态,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、市场竞争力强、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,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,完善农产品进城入市的流通网络,让农产品有销路、卖得好,促使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获取更多收益。



精准实施设施扶贫



01加强道路交通建设

坚持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,建设撤并村及乡村联网通畅公路200公里,建设通达公路200公里,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00公里,确保全县296个村(社区)全部通客车。新建人行便道1500公里,优先保障贫困村的项目实施,实现集中院落农户、贫困村农户和非贫困村贫困户等人行便道全覆盖。

02加强农村水利建设


 着力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,全面保障和巩固提升贫困村饮水安全,完成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,完成88口山坪塘整治,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60处,新解决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,全面解决所有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03加强农村环境整治

以贫困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面源污染、生活垃圾、农村污水等专项治理,严格控制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,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,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

04加强电力通讯保障

全面解决115个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。

实现移动通讯信号、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,贫困村接通互联网,实现通电话,加快推进农村地区4G网络建设。


精准实施教育扶贫


01加强教学硬件建设

全年新增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,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,大力实施高寒地区学校“暖冬计划”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(二期)”“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”。对不足100人的学校按照100人标准核定公用经费,寄宿制学校按照每生每年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,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提高到900元/平方米

02提升教育教学水平

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“特色岗位教师”“三区”支教、农村小学“全科教师”等培养计划,乡村学校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向薄弱学校倾斜,优先保障农村学校师资需求。继续争取县外优质学校与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帮扶、捆绑发展项目。进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,确保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。引导初中毕业学生就读市级优质职业学校,支持县职教中心创建市级示范中职学校。

03健全教育资助体系

坚持贫困户子女大、中、小、幼各教育阶段资助全覆盖,根据不同对象对其保教费、学杂费、生活费、住宿费等给予补助或全面免除,给予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、一次性助学金等资助,进一步提高相关资助的档次和标准,建立200万元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基金,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、不因就学而致贫。


精准实施医疗扶贫


01完善医疗硬件设施

 坚持县乡村三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,加快推进中医院分院等一批重大医疗设施项目建设。全年完成投资1.2亿元以上用于基层医疗设施建设,改扩建14所乡镇(中心)卫生院,医疗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,为115个贫困村卫生室配齐基本医疗设备。

02加强医疗队伍建设

落实全科医生一次性奖励、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提前定级和高定薪级、专业技术人才年薪制等优惠政策,继续实施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殊人才津贴”和“偏远乡镇特殊工资补贴”等制度,大力实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计划,新招录引进一批卫生专技人才;为所有贫困村配备乡村医生,实现全县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名乡村医生。

03健全医疗救助体系

健全完善针对贫困人口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、补充商业保险、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。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因病致贫扶贫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,资助其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。对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,实现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全覆盖,继续实施医疗费用二次报销制度,对符合条件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按相应比例给予补助。





精准实施搬迁扶贫


01

引导梯度搬迁安置


尊重搬迁对象意愿,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安置方式,引导农村人口到县外、县城(含新城)、乡镇(街道)集镇所在地、景区周边、乡村旅游规划区、新建集中安置点、25户以上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居民聚居区安置,实现符合条件、有意愿搬迁的贫困户“应搬尽搬”,实施自建房屋安置农户分步借款模式,完成建卡贫困人口搬迁7000人以上。

02

加大后续产业扶持

坚持以稳得住、能致富为着力点,切实加大后续产业发展工作力度,引导搬迁贫困人口发展特色效益农业、乡村旅游、休闲观光农业,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与,利用搬迁腾退的土地、林地发展特色产业,采取入股、分红等方式合理利用土地、林地让搬迁户受益。鼓励建设项目优先使用本地搬迁贫困人口务工,开展培训提升搬迁群众劳动技能,通过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等方式,促进安置农户稳定就业创业。


精准实施社会扶贫


01

集聚社会帮扶资源

主动寻求中央外事办、民盟中央、市发改委帮扶集团、市国资委帮扶集团、合川区、山东聊城等扶贫支持,引进各类帮扶资金2亿元以上。引导鼓励民营企业、非公经济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,有条件的可设立扶贫公益基金,倡导民营企业包乡包村扶贫。

02

完善联系帮扶制度

落实驻村工作队、督导组责任,做到村村有工作队、户户有责任人,参与和监督扶贫项目实施,不脱贫、不脱钩,脱了贫,还要扶一程。统筹安排全县党政机关干部、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本村党员干部,采取“一帮一”或“一帮几”方式,对贫困户开展“实打实”结对帮扶,发动和落实社会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,实现帮困不漏户、户户见干部。


精准实施金融扶贫


01大力推进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

着力打造普惠金融示范区、特惠金融引领区、互联网金融创新区,为建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、3年以下、基准利率、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支持,由财政扶贫资金给予贴息,贫困户精准小额贷款严格用于产业发展。落实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,对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、搬迁建房贷款、教育助学贷款、大学生创业贷款等提供风险补偿。


02鼓励金融机构延伸服务范围

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网点,支持在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,扩大贫困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规模,探索农村产权抵押物互助合作保险试点,支持扶贫开发企业开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,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贷款、农民消费贷款。推进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在全县范围内全覆盖,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加大保费补助。积极推广贫困户农房安全、人身保障等扶贫小额保险产品。




精准实施创业就业扶贫


01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

大力实施“雨露计划”等扶贫培训,统筹农业、人力社保、城乡建设、移民、畜牧、供销、商务、扶贫等各类职业培训资源,针对贫困人口重点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,涉农培训资金65%以上用于贫困村转移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训,确保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“应训尽训”,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“1户1人1技能”全覆盖,全年开展培训6000人次以上。


02加强创业就业政策扶持

搭建贫困人员与用人单位对接平台,鼓励就近就业和灵活就业,扎实做好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,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报酬制度等政策。引导有条件的贫困人员自主创业,落实创业贷款扶持、税费减免、微企补助、电商扶持等创业优惠政策,全年帮助有能力意愿的贫困人口创业就业2000人以上。支持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,实现就业扶持和创业指导全覆盖,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,鼓励报考本县基层事业单位岗位,鼓励企业提供岗位优先招聘,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毕业生全部得到创业就业扶持。


精准实施“兜底”保障


01健全社会“兜底”保障体系

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、社会救助等政策有机衔接,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增长机制。贫困人口中没有劳动能力、家庭条件符合低保标准的,需要由最低生活保障进行“兜底”的,通过低保线与贫困线“两线合一”的,将其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,实现“应保尽保”。

02完善特殊困难群体救助机制

构建政府引导、家庭主体、社会参与的特殊困难群体帮扶体系,建立全县各乡镇(街道)的农村留守儿童、留守妇女、留守老人、重度残疾群体信息台账及对接帮扶机制,开展亲情聊天、健康讲座、技能培训、维权服务等关爱服务活动,继续开展集中供养试点工作,切实做好关爱贫困农村“三留守”等群体工作。


往期精选



来源:彭水快报(彭水日报微信号 ID:pengshuiribao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